幽深、专注、冰冷却又燃烧着一种奇异的火焰——那是医者面对急症时的本能反应!
没有任何犹豫,素锦一步跨出李青山的保护圈,径直向抽搐的孩子走去!
王婶泪眼婆娑间看到一个白色身影靠近孩子,出于本能,
几乎是尖叫着扑上去阻拦:“你干什么?!别碰我家娃!滚开!别碰他!
”素锦的动作没有停。她的目光牢牢锁在抽搐的孩子身上,眼神锐利如电,
扫过孩子紧绷的肢体、青紫的面色、失神的瞳孔。一只手臂沉稳地格开王婶乱抓的双手,
明明纤细,力量却不容置疑。她的声音不高,甚至因为急促而更显清亮,语速飞快,
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和急切:“不想儿郎出事便——速速让开!我乃杏林传人!
”“杏林?”王婶被这掷地有声的古语和那双洞穿一切般的眼睛震慑住了,
阻拦的动作瞬间僵在半空,眼底是挣扎的恐惧和一丝渺茫的侥幸。素锦已不再看她。
她屈膝半跪在冰凉的水泥地上,动作如行云流水,丝毫没有因为现代衣着而显得笨拙。
双手稳定而迅捷地解开孩子因挣扎凌乱的上衣衣襟,露出小小胸膛和颈肩连接处。
众人屏息凝神,只见素锦屈起纤纤玉指,凝神聚力,快如闪电般点按而下!
指尖带着肉眼难辨的轻微震颤,
无比地落在孩子头颈交接的“风池”、背脊之上的“大椎”、胸膛中心的“膻中”几处要穴!
她的手法并非蛮力按压,而是带着一种奇妙的韵律,或轻捻,或深按,或循着脉络快速推揉!
动作大开大合,如鹤舞,又似拂琴,竟在这急救之中透出一种沉静而优美的古韵!
孩子的抽搐幅度肉眼可见地减轻了!僵硬的四肢开始有了一丝微弱的松动。
素锦没有丝毫停歇。
她迅速从自己宽大的袖袋内层(巧妙地缝合了内袋)取出那个紧贴身体的绛色荷包。
指甲划过蜡封,一股奇异的、糅合了多种清冷药香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。
她将一滴粘稠如蜜、色泽深褐的药汁精准地挤出,滴在孩子的齿缝与舌头之上!
“速按此足三里!”素锦头也不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