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涧在接下来的“考察”中,明显心不在焉,时不时瞟向偏殿的门锁和经堂的木箱。
他手中拿着一根花哨的激光测距笔,在丈量着三清殿腐朽的木门框、立柱尺寸,
嘴角却时不时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。凤飞飞回到自己的寮房(作为道姑的卧室)。
当门反锁落栓后,她才打开那个沉重的木箱。里面被厚实泡沫包裹着的,
正是那只“高仿南宋青铜鼎”。冷硬的金属光泽和古拙的饕餮纹扑面而来。她没有点灯,
只借着窗口透入的阴冷天光,戴上一双极薄的乳胶手套。指尖在冰冷的鼎身上寸寸滑过,
如同抚摸情人的肌肤。从铜质的手感、重量,到锈色斑块的过渡层次,
再到饕餮纹饰细节的刀痕模仿……她越看,心中的警铃越响。这尊鼎的仿造工艺,
精致得近乎恐怖!若非她拥有无数次的实战经验和对真鼎毫厘的熟悉,
换做任何一个普通专家,在特定环境下都可能打眼!“陈三爷……好手段!
”凤飞飞眼神冷冽。她小心翼翼地将鼎搬到桌上,取出一套极其精细的砂纸——从粗到细,
标号各异。她在鼎身不易察觉的地方,极其缓慢、轻柔地打磨着,
仿佛雕刻家在进行最后的润饰,又像是在清除细微的“火气”(新铸造或打磨的锐利感)。
汗水顺着她的额角滑落,她的呼吸屏到了极致。最后,
她的动作定格在左侧鼎耳内侧靠近鼎身的位置。砂纸的边缘,只比发丝宽一点的地方,
在极细微的角度、施加极精准的瞬间力道。“咔!”一声轻微到几不可闻的脆响,
仿佛冰珠落入玉盘。在她如鹰隼般的目光下,鼎耳与鼎身连接处的内弯里,
赫然出现了一道比头发丝更细、在特定角度光线下才可见的微小裂纹!那裂纹自然弯曲,
边缘带着细微的毛糙感,像极了器物在漫长岁月中自然冷裂的纹理!
凤飞飞嘴角终于勾起一丝紧绷的弧线。她拿出一个带有强力聚光灯头的简易放大镜,
对着那道裂缝调整角度。当光线以一个特殊角度斜射入裂缝时,内壁深处,
似乎有规律的细微划痕在极短暂的光影变幻中...